斯蒂芬·库里在2009年NBA选秀中仅被选为第7顺位,前面有6名球员压在他之上,如今回过头看,这6人的发展轨迹与库里的成就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库里后来成为了联盟的招牌人物,但当年种种原因让他未能更早被选中。
2009年选秀是NBA近二十年来非常被人津津乐道的一届,因为这一届诞生了多位明星球员,而斯蒂芬·库里则是其中最耀眼的存在。可是就在选秀当天,他并没有被前几位球队选中,直到第7顺位才被勇士队拿下。这背后的原因既有质疑,也有运气的因素。
当时的库里虽然在大学期间表现炽热,但他瘦小的身材让很多球探担心他在对抗激烈的联盟中无法适应。加上他的打法在当时并不算主流,投篮被认为无法支撑整支球队的体系。这让一些拥有高顺位签的球队更愿意去选择身材更高大、位置更传统的球员。
当年的球探报告中,库里被贴上了“得分型后卫,但不是真正的控卫”的标签。这种标签在2009年的球队构建思路中显得不够理想。各支球队更偏好有稳定组织能力的控卫或是内线核心,因此库里这种以远投为主要杀手锏的“混合型”球员并不被主流看好。
此外,有几支球队在选秀前已经锁定了自己的重建方向,比如需要补强锋线或内线,他们的阵容结构决定了库里并不在首选名单之中。一些管理层当时更看重球员的身体天赋和即战力,而忽略了未来可能的打法变革。
勇士当年之所以能够捡到库里,也是因为选秀前几位球队都按照自己的计划选择了心仪目标。库里掉到了第7位,给了勇士幸运的窗口。没有人能预料到,这个选择会在几年后引发联盟打法的巨大变革,让三分投射成为现代篮球的新核心。
回过头来看,库里09年选秀仅第7顺位的原因集合了身材疑虑、打法不被认可、球队需求错位以及当时期的战术观念局限。但正因为如此,才造就了后来勇士与库里的传奇组合。他用无数场比赛证明,投射能力同样可以成为球队的主心骨。
2009年选秀的前6位如今各有不同的境遇,他们的职业道路与库里相比,有的辉煌短暂,有的早早归于平淡。
第一顺位布雷克·格里芬在进入联盟初期极为亮眼,凭借劲爆的扣篮成为票房保证,还多次入选全明星。然而,长期的伤病和运动能力下降让他的巅峰期缩短,如今更多是作为一名替补老将提供经验。
第二顺位哈希姆·塔比特是这一届的最大遗憾之一。尽管身高臂长,但在NBA适应不佳,缺乏技术进步,最终提前离开联盟。如今他已经淡出主流赛场,更多是在海外联赛或半职业舞台上偶尔亮相。
第三顺位詹姆斯·哈登的故事要比大多数球员精彩得多。他在雷霆队起步,后来在火箭队打出了MVP级别的表现。如今虽然加盟新球队,但依旧是联盟的顶尖得分手之一。他也是唯一在成就上能与库里相提并论的该届球员之一。
第四顺位泰瑞克·埃文斯新秀赛季就拿下年度最佳新秀奖,展现了极高的天赋。不幸的是,他的职业生涯受限于伤病与状态不稳定,后来还因违反联盟规定遭到禁赛。如今他努力重返赛场,但再难恢复当年的风光。
第五顺位里基·卢比奥当年以史诗般的传球能力闻名。虽然他的组织能力依然出色,但投篮问题始终限制了他在现代比赛中的地位。近几年他辗转多支球队,目前还在欧洲赛场保持状态。
第六顺位乔尼·弗林则是另一位壮志未酬的球员。因伤病困扰,职业生涯短暂且起伏不断,很快离开了NBA主舞台。后来他在海外联赛辗转效力,但再没能回到顶级舞台。
相比之下,库里不仅生涯长青,还彻底改变了篮球的打法。这让人们在回顾2009年选秀时,总会感叹“强如库里09年选秀仅第7顺位”的历史巧合,也让这一届成为篮球迷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。
时光证明,选秀顺位并非决定一切,真正的成就取决于天赋、努力与机遇的结合,而库里正是最鲜明的例子。